两次硬刚吕布,两次追杀关羽,两次击败赵云,此人是谁?
吕布、关羽、赵云是三国时代赫赫有名的顶尖战将,普通将领在他们面前撑不过十个回合就会落败,甚至丧命。然而,有一位猛将却与众不同,他曾两次与吕布正面交锋,两次追击关羽,两次战胜赵云,而且每次都能安然无恙地撤退。这位猛将究竟是谁呢?
这位将领是曹操阵营中最为重要的曹魏宗室大将夏侯惇,根据《三国演义》的记载,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分析。
夏侯惇两次与吕布正面交锋。
夏侯惇和吕布有过两次交锋,第一次发生在曹操追击从洛阳撤退的敌军时,吕布的断后部队设下埋伏。夏侯惇挺身而出,与吕布展开激战,其胆识值得称赞。然而,他终究敌不过吕布,很快就被打败,只得退回本阵。随后,曹军被迫向荥阳方向撤退。
濮阳之战中,典韦投掷数十把短戟,随即跃马冲锋,击退了郝萌、曹性、侯成、宋宪四员大将,成功救出了曹操。就在此时,吕布突然现身,高喊:“曹贼休想逃走!”曹操手下众将已筋疲力尽,无力再战。危急关头,夏侯惇率军赶到,与吕布展开激战,双方厮杀至黄昏,天降大雨,才各自收兵。
夏侯惇两次追击关羽
夏侯惇曾两度追击关羽。首次发生在土山之战,夏侯惇设计将关羽引出城外。关羽击败了徐晃和许褚,试图返回下邳城,却遭到夏侯惇的阻拦,双方激烈交锋。关羽难以摆脱夏侯惇的紧追,最终被迫退守一座土山,被曹军重重包围。
夏侯惇再次追击关羽时,关羽刚在黄河渡口杀掉了狂妄的守将,打算前往汝南寻找刘备。夏侯惇带着三百骑兵紧追不舍,双方一碰面就剑拔弩张,准备动手。这时,曹操的使者突然出现,带来命令阻止他们交战。但夏侯惇不肯罢休,坚持要活捉关羽交给曹操处理。两人交手不到十个回合,又有一名使者赶到,送来放行令。可夏侯惇认为曹操不了解关羽一路过关斩将的事迹,仍然拒绝放人,并指挥士兵将关羽团团围住,打算围攻。
就在双方剑拔弩张的关键时刻,张辽及时赶到,又一次拦下了夏侯惇和关羽的冲突。张辽带来了曹操的最新指示:虽然清楚关羽一路过关斩将,但还是放他走。夏侯惇抬出蔡阳的事情想阻拦,但也没能改变结果,最后只能无奈地停止追击关羽。
夏侯惇在两次交锋中都成功战胜了赵云。
夏侯惇和赵云有过一次对战,并且在那次战斗中“打赢”了赵云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
诸葛亮加入刘备阵营后,积极扩充军队,训练士兵。曹操得知消息,派遣夏侯惇率领十万大军进攻刘备。夏侯惇的部队抵达博望坡时,遭到赵云拦截,双方激烈交战。交手几回合后,赵云假装败退。夏侯惇因自负轻敌,误以为真的战胜了赵云,下令全军追击。赵云并非单纯逃跑,他撤退十多里后,突然调转马头,再次与夏侯惇展开激战。
赵云和夏侯惇交手几个回合后,又一次撤退。韩浩提醒夏侯惇要当心,别掉进诸葛亮设的圈套。可夏侯惇根本不听,仗着自己有十万大军,觉得就算有埋伏也不怕,大不了打一场,所以继续追击赵云。结果到了博望坡,真的中了埋伏,周围火光冲天,曹军乱作一团,死伤惨重,几乎全军覆没。
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,赵云两次输给夏侯惇,其实都是假装打不过,并非实力不如对方。要是真刀真枪地单打独斗,就算两个夏侯惇一起上,也打不过赵云。
最后说几句
夏侯惇是《三国演义》里出了名的硬汉,虽然武功不是顶尖的,但他从不退缩。不管是遇到吕布,还是关羽、赵云,他都敢冲上去拼命。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,即使对手比自己强,明知打不过,也要勇敢迎战,未必就会送命。
这本书的内容主要依据《三国演义》编写。
下一篇:没有了